分类
最新消息 - 簡

荣获2023-2024 「校园齐惜福」惜福学校-金奖

荣获2023-2024 「校园齐惜福」惜福学校-金奖

荣获2023-2024「校园齐惜福」惜福学校-金奖

校園齊惜福 金獎 POSTER (簡體)
分类
最新消息 - 簡

荣获全港专业舞蹈大赛2024 中国舞幼童组 – 铜奖

荣获全港专业舞蹈大赛2024 中国舞幼童组 – 铜奖

荣获全港专业舞蹈大赛2024 中国舞幼童组-铜奖

全港專業舞蹈大賽2024 中國舞 銅獎 簡體
獎狀
分类
家长锦囊

电子学习要点您要知

家长锦囊

7 月 2024

撰文:课程发展总监梁嘉敏小姐

疫情以后,电子学习已是无可避免。家长亦会下载不同的平板电脑程式给小朋友使用,希望他们可以在互动或富趣味性的画面和声音中学习。究竟哪些动画和应用程式对小朋友的学习有好处呢?父母使用多媒体帮助小朋友学习时又应该注意甚麽事项呢?

根据年龄使用电子学习的时间

在幼儿时期,由于负责统筹五官的脑部区域正急速发展,笔者不建议 0 至 2 岁的小朋友经常或过分依赖使用电视或平板电脑学习。这是因为电视或平板电脑的影像均在极高频闪动,幼儿的眼睛及脑袋会在不自觉下不断接收刺激,久而久之,视觉刺激便成为了习惯,大脑发展也受到影响,导致专注力下降。

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看电视玩 iPhone 时很专心的,反而看书便没有心机了,所以我买很多学习性的动画给她看。」家长可有想过,如果眼睛和脑袋都习惯了不断受刺激,相对静态的东西如书本和老师的讲解便自然地变得没有趣味了,如果您还继续让幼童依赖丰富的画面来学习,将来总有一天他们需要面对书本学习的时候那怎麽办呢?

2 岁以上的幼儿由于脑部发展较为成熟,所以家长可有限度的让 2 岁以上的孩子使用电视和电脑来学习。而时间也应该由每天不超过 15 分钟为起步点,年纪大一些可以看多一点。因为随着儿童年纪的增长,电脑或电视的高频闪动对脑部发展的影响会相对地减低。

建议使用多学习模式

虽然显示屏对儿童的专注力有影响,笔者并不认为使用电视和电脑学习没有可取之处。多媒体或电脑程式可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小朋友更喜欢学习,学得更快更多。不过小朋友除了利用互动性高的多媒体来进行学习,他们亦需要适应其他互动性较低的学习模式如图书和单向式的讲解等,并从中寻找学习的趣味。家长应该为子女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如带子女上图书馆、跟子女玩一些益智游戏、到博物馆参观,往自然教育径散步,甚至在餐厅时教子女阅读英语的菜单等等,令子女多尝试不同的学习模式和方法,从而寻找学习的乐趣。

怎样选购合适的多媒体电子学习产品?

该产品最好没有非学习性质的元件可供小朋友自己下载或开启。例如,倘若孩子使用 iPhone 或 iPad 学习,家长千万别让孩子打开其他程式,确保孩子在学习而非玩乐。

可使用有分段或节数的学习产品。很多家长都会说要孩子停止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孩子容易有不良的情绪反应。所以笔者建议产品需要分不同单元 (Chapter),而家长可以限制孩子只观看或完成一个单元。

产品适宜有互动的元素和需要孩子作出不同方式的回应。倘若多媒体产品只是提供单向的教学模式,这并不是好的产品。例如,产品只能让孩子坐着去听资讯,或看后不需要作出任何反应,我们便称为「单向学习」,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单向学习」的产品。如产品能够让小朋友一起唱歌、一起做动作、一同串生字和朗读和回答问题,这便是应该选择的产品。

又例如有一些产品虽然能让孩子回应,但每次都是回答同样的性质答案,例如每次都是要按一个按钮去回答,这样孩子的反应便会较为缓慢,变成「机械人式」学习,影响往后的学习动机和多角度思考能力,这类产品我们应该要避免。

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使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时间不可以过长,而且家长亦应该为子女定下每天或每星期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例如,孩子每天最多只可以在做完功课后使用电脑半小时,如果半小时已到,孩子必须要遵守承诺,暂停使用产品。而家长亦可以跟子女一起定下每天的时间表,分配做功课、玩乐、上兴趣班、适用电子产品等活动的时间,好让子女了解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计划,有节制,这样不单可以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Self Management),也可以有效限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以使用电子产品作为奖励

倘若孩子喜欢使用电子产品学习(通常也十分喜欢的),父母可考虑以使用产品作为奖励,例如孩子每次乖乖在半个小时内吃完饭,或每次有质素地完成功课后,我们便可以答应他们使用三十分钟的电子产品。

分类
家长锦囊

「一个追、一个走」 的亲子关係

家长锦囊

7 月 2024

撰文:家庭动力创办人及行政总监
   婚姻及家庭治疗师
   儿童游戏治疗师吴绮琴

很多家长都这样投诉,説子女愈大愈不愿意跟父母説话,感情变得疏离冷漠。父母开始不知道子女的脑袋里想甚麽,他们的学校生活是怎样的,朋友是怎样的。就眼睛所见,都是打机、看电视、上网、Whatsapp、WeChat和Instagram!父母不期然产生一种无形的不安,因为与所爱的子女好像脱了轨,没有连繫一样!父母愈不安,愈想把子女拉回身边。但所用的方式,往往是查问、规管、批评和责备,对孩子的行为既不理解也不信任。父母的「着紧」及「关心」,在孩子的角度,只感到父母操控及无理!结果父母愈想拉近子女,子女愈想逃避父母!这种追逐令亲子关係变得紧张而难堪,实在十分可惜!

无论对社会的演进及下一代的培育,父母的角色都最为重要。父母的责任是多重的:关爱、供养、教导和示范等等。最能令父母与子女的关係连繫起来,产生正面的互动,就是父母传递爱与关怀的方式,能令子女真正感受得到。有时父母会惊讶地问:「我这样还不算是关心吗?他怎可能感受不到呢?」其实每个孩子的需要可能不同,他们渴望得到关心的模式也可能不一样。若父母不是用孩子的角度出发,只一厢情愿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及用自己习惯的方法去关心,就算父母围着孩子「凼凼转」,都一样可能产生以上的的结果:一个追、一个走!

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及关怀,关键在于父母的着眼点是在孩子本身,抑或只是在孩子的表现。父母的关怀若是在孩子身上,孩子一定会感受得到,他们亦会以正面的方式来回应。若父母关心的只是孩子的表现,孩子迟早会与父母疏离,甚至把他们拒之于门外。

若我们对比以下这些父母对孩子的説话,就可知道「关心孩子」与「关心孩子表现」的分别:
当父母放工回家问孩子:

A「你今天返学开心吗?」
B「今天的功课你做好了吗?」

孩子测验拿了65分,父母说:

A「你拿了这个分数是否很失望呢?也许你会感到不开心,你可与我分享你的心情啊!」
B「你平日又懒又不专心,这样可以拿到好成绩吗?你若不再更努力,下次还会不及格添,甚至有机会留级!」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係实不容易!与子女建立正面的互动及连繫,才能在孩子成长的路途上,不断给予鼓励及支持。如果稍一不慎,选择了错误的表达方式,纵然父母心里有很多爱,子女也未必接受!

分类
家长锦囊

为甚麽孩子会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家长可以怎麽办?

家长锦囊

7 月 2024

撰文:幼兒教育專家陳陳淑安

有些孩子上幼稚園,甚至5、6歲時仍有吸吮手指的習慣。根據李維大偉 (David Levy) 博士的研究,在 10 分鐘內就把一瓶牛奶吃完的孩子(可能因為瓶頭孔較大),比在 20 分鐘內吃完整瓶奶的孩子,容易有吸吮指頭的行為。李博士又曾試驗用滴筒餵小狗,使牠們在吃奶的時候沒有機會吸吮,結果牠們的反應,是彼此吸吮自己或別的小狗的皮,有些吸吮得十分厲害,連皮都脫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嬰兒最初數月吸吮指頭的行為,是因為得不到吸吮的滿足所致,是一種需要,並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壞行為。

為甚麼孩子會有吸吮手指的習慣?

餵哺母乳 增進親子感情

母親能親自哺乳,嬰兒是最幸福的,因為嬰兒不但得到適當的營養,與母親肌膚接觸得到溫暖安全感,而且由於吸吮著柔軟的乳頭,除了得到溫飽外,還享受著母子心靈上的溝通,這種深厚的愛,骨肉的親情與吃著冷冰冰的奶瓶,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何況嬰兒在吸吮得到無上的滿足感。

但是,母親大多外出工作,加上種種原因,不得不用奶瓶餵孩子時,應特別注意餵奶的次數和所費的時間。母親應平心靜氣地讓孩子慢慢吃,特別注意奶嘴洞眼的大小,孩子得到吸吮的滿足,才不致容易發生吸吮手指的習慣,嬰兒喜歡吮手指起自無意識的,他的小指在挪動著,無意地放進嘴裡,感到愉快滿足而吸吮起來。

發洩心理緊張

可是到了4、5 歲時仍不斷吸吮指頭,那意義就不同了,這可能是一種心理緊張的發洩。例如:因父母不和,使孩子感到焦慮;因為有了一個新的弟妹,怕失去了父母親的愛;因為父母太忙,無瑕照顧他們而感到孤寂,沒有家庭的溫暖;又或者因為孩子太早被送往幼稚園,得不到適當的照顧而缺乏安全感。這些導致孩子焦慮、不安、緊張、惶恐都是心理緊張的成因。

孩子與成人一樣,心理緊張時需要發洩,這本是很自然的現象,成人為減輕心理緊張,往往用抽煙來鬆弛自己。孩子會用吮手指,或搖晃來發洩情緒緊張。在這情況下,為人父母者,除了要注意改善對孩子的態度外,應額外有耐心,應保持平和、慈祥的心態,使孩子感到放鬆沒壓力,反之父母表現擔憂、緊張甚或急於糾正而責罵,綁手指、塗苦藥等,只會弄巧反拙,增加孩子的不安,自己想改掉又不能自制,變成惡性循環,延長了吸吮手指的習慣。

家長可以怎麼辦?

1.盡量用母乳餵哺,這是最自然、最適合嬰兒的哺乳方法,養成吸吮手指習慣的機會亦較少。

2.家長用奶樽餵奶時,應特別注意餵奶的時間,能保持 15 至 20 分鐘是比較理想的。

3.用玩具和洋娃娃等,與孩子多做手指的活動,以便轉移孩子吸吮的習慣。

 4.多接近孩子,一起玩耍、說故事和唱兒歌等,使孩子不致感到寂寞和無聊而吸吮手指。

5.孩子吸吮得厲害時,父母仍應有耐性,保持安祥和不緊張的態度,有時不理會和不提點孩子,吸吮手指的現象反而自然地消失。

6.如果孩子在 6 歲前已有吸吮手指習慣多年,自然會逐漸消失,尤其是當孩子白天不再吮手指,只有睡覺時才吮,這就表示已是尾聲了。父母應耐心等待,急於糾正是不生效的。特別是當孩子上幼稚園後,往往因不願在其他朋輩面前吸吮手指,又或者在學校忙於其他活動,吸吮手指的習慣會無形消失。

7.吸吮後的手指會有難聞的氣味,如果 5 至 6 歲的孩子仍有吸吮習慣,可試試讓他嗅嗅難聞的氣味,可能因而糾正不良習慣。

分类
家长锦囊

训练孩子的「脑力」及「智力」-幼儿篇

家长锦囊

7 月 2024

撰文: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梁嘉敏小姐

DHA 只是供应孩子脑部发展的养分,要孩子变得聪明,大脑必须得到适当的锻鍊。笔者今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脑袋锻鍊小游戏,十分适合2岁至就读小学的儿童呢!

1.迷宫或找不同等脑图练习
虽然迷宫和找不同等脑图练习是我们小时候的玩意,但到了这个年代,它们依然是孩子的良师益友。脑图练习除了迷宫、找不同外,还有很多不同的模式,总之凡是需要孩子观察和专注地完成任务的图像游戏,均属于脑图练习。不知道大家是否认识Wally(中译《威利在哪里?》),它就是世上其中最受欢迎的脑图游戏。

其实脑图游戏不一定需要购买,也不一定印在书本上,我们在家中也可轻易製作脑图游戏。例如家长可以在一堆杂物中放两颗瑞士糖,那孩子一定会很用心地找出来呢!

2.收拾家中物件 并把物件分类
其实日常生活上不同的环节,也是锻鍊脑筋的大好机会,例如收拾和分类。把物件有条理地分类,不单能提升孩子的组织能力,更能发挥孩子的创意。有时孩子的分类方法可能跟我们成年人不同,不过也不无他们的道理,家长不妨问一下孩子为甚麽会这样分类,你便会发现原来孩子的观察力可能比你更强,他们会用他们观察到的细节作分类,所以家长不应要孩子根据成年人眼中的分类方法,以免打击他们自我解难的主动性。

你可能会问,我家孩子不喜欢收拾物件,那该怎麽办呢?在孩子还未养成收拾家中物品和分类的习惯时,一定要从游戏开始,以提升孩子花气力去完成「使命」的动机。例如可以举办「房间斗整齐比赛」或「阿四日」,让家庭成员互相帮大家执房等活动,以鼓励孩子收拾和分类,也可以锻鍊一下「脑力」!

3.考记忆游戏
坊间有很多记忆游戏卡,例如把十数张牌反转,轮流翻开两张,如果翻开了相同的卡牌,便可以拿到自己手上。另外,坊间亦有些绘有不同物件的图卡,家长可将它们打开排成一行,让孩子看了然后反转,再问孩子某一件物件在哪一张卡上。这些均是很好的记忆力游戏,成年人或孩子更可以发挥更多创意,变换一下玩法以增加趣味性。

除了记忆游戏卡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记忆游戏,例如我们可以叫孩子找出一些他们曾经见过你放在哪里的物件,或者可以叫孩子自己收起一些物件,然后在一段长时间后找出来等等。

总结而言,要训练孩子的脑力和智力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花一点心思,发挥一下创意,很多生活中的细节也是让孩子动脑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