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家長錦囊

以孩子的底線來欣賞孩子的進步

家長錦囊

11 月 2024

撰文:輔導心理學家 莫黛琳

有一位 3 歲小女孩,剛接受遊戲治療時,她媽媽說女孩每天在家因大大小小的事情,起碼要發 3 至 4 次脾氣,每次半小時以上。過了 3 個多月的遊戲治療後,她大哭的頻密度已減少至 1 至 2 個星期一次,有時候 3 個星期才發生一次。但這位母親依然覺得很困擾,因為在她的朋友圈子裡面,孩子們一般哭 5 到 10 分鐘便能夠平復下來。而這位女兒,她每次大哭依然要花上起碼半個小時才能夠慢慢轉化。

又有一位同齡的內向小男孩,剛開始接受遊戲治療時,他連續 4 次在遊戲室內只碰他熟悉的玩具車,在他覺得安全的小小範圍裡面,小心翼翼地觀察這個陌生的環境和我這一位陌生的姨姨。過了幾個月後,他父親說他在公園裡開始願意嘗試自己玩滑梯,也願意自己參與一些興趣班,不需要父母陪同。但是,父母依然很擔心他的社交能力,因為覺得「他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小男孩每一次參加團體活動,仍舊是睜大着雙眼,站在人群的一角,靜靜地看著別人活動,自己並不參與。

沒錯,如果與別人比較,我們很容易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看到孩子進步,希望他們能夠更上一層樓,是人之常情,父母的心懷。然而,請不要忘記,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的底線是不同的。當我們量度孩子有沒有進步時,如果我們用別人的尺「一刀切」,我們可能很難看見孩子的進步,鼓勵他們繼續前進,而只著眼於他們還沒有做到的。

對於一個性情比較敏感,容易遇到挫折發脾氣,比較難適應轉變帶來衝擊的孩子而言,她可能依然需要半個小時來表達她的不如意。可是當她開始有能力,增強自己面對不如意時的抗逆力,減少哭的頻密度,已經是進步。在她下一次大哭以前,她可能已經用盡了她的能量來適應生活中轉變的節奏,抗衡各種不如意。她需要的,是父母體諒她片刻的軟弱。她可能不會像那些適應力強的孩子,那麼輕鬆容易來面對生活。但是,有父母愛的體諒、明白和接納,她會慢慢發展出抗逆和適應能力,使自己變得輕鬆一點。

對於內向和警覺性高的孩子而言,外界的各種刺激可能會超過他們的心力負荷。他們需要在他們認為適當的時候抽離自己,退回安全舒適區,慢慢觀察環境,以求保持自己的完整和安全感。 他可能永遠不會像那些外向的孩子般擁有無限的精力,在大部分環境中都能夠即時投入,在人群中揮灑自如。父母不需要過分保護孩子,讓他們一直停留在舒適區。但是,父母的接納和陪伴,能夠一步一步地幫助他們擴展自己的世界。相信他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能夠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進入這個世界。他不是沒有興趣社交,只是還沒有找到適合他的方法。

人本主義心理學相信,人的本能是希望自己能夠成長,變得成熟的。孩子每一天都在進步。不論快慢,他們都在進步。問題是,我們能夠純粹站在孩子的角度,慢慢等待,以他們的本質、性情和底線來欣賞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散發出來的獨特生命氣息嗎?

分類
家長錦囊

和睦家庭第一戒:和好要在睡覺前

家長錦囊

11 月 2024

撰文:舞台及電視編劇張飛帆
我家裡有一條家規,唯一的一條。「別把悲傷帶到夢裡。」這條家規在我和太太結婚前就已經訂下,直到成家立室,寶寶出生,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人與人相處,無論是家人好,朋友好,總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放諸熱戀中的男女,自然也是一樣。那時候跟太太拍拖,倆小口子難免間中會擦出小風波。那時候太太就提出了一個要求:「無論我們有甚麼爭執,睡前請和解,我不想把悲傷帶進夢裡。」
作為聰明的男士,我當然聽懂了言下之意,即是「無論你錯定我錯,總之嗌交嘅話你都要喺瞓之前氹返我!」
試過有好幾次,我們爭執得臉紅耳熱,那口氣我無論如何也嚥不下肚。到了睡覺的時候,我心想,堂堂一個大男人,幾碗白飯也吃得下,怎麼一口氣嚥不下了?於是便跟太太道歉,兩口子和好如初。

有一次,兒子一夫不知犯了甚麼事,被我責罵了幾句,一整天都不肯跟我說話。起初他躲在房裡,又或者躲在媽媽身後。但每次當他經過我面前,總會偷偷的瞄我一眼,然後又躲到我看不到的地方。
如是者,睡覺的時間到了。
平常孩子們都有個習慣,不論是一夫哥哥還是諾兒妹妹,睡前都一定會興高采烈的跑過來親吻我和太太,大聲說句「Sweet dream」 、「Love you」云云。可是那一晚,一夫無論如何也不肯過來跟我說晚安。他一直黐著工人姐姐,不停嚷著要上床睡覺。
於是我走到他旁,問他:「你是不是生爸爸的氣?」
一夫點頭。
「因為爸爸今天責罵了你。」
他又點了點頭,連眼睛也紅起來了。
「我們和解好嗎?」
搖頭。
「如果爸爸向你道歉呢?」

終於,一夫哇的一聲,抱著我哭了出來,堆積了一整天的委屈如決大川。
相信大家都清楚,爭執,本來就雙方都不好受。根據一夫的形容,當他生氣的時候,心裡就像有一千條蟲蟲在爬呀爬,咬呀咬。既然如此,試問有誰願意帶著一千條蟲蟲到睡夢裡呢?
其實一夫根本也渴望和解,只是礙於面子,也不懂得抒發自己的感受。
我跟一夫說:「爸爸和媽媽有個約定,就是無論我們有甚麼爭執,睡覺前都要和解!」
因為我們都不應讓愛的人帶著眼淚到夢裡,不是嗎?

分類
家長錦囊

認識常見的學童傳染病

家長錦囊

11 月 2024

撰文:趙長成醫生

香港的天氣時好時壞,加上小朋友的抵抗力較弱,因而容易染上各種疾病。而且孩子在上學時會與同儕一起學習和遊戲,所以令傳染病更很容易在學校傳播。所以家長必須對常見的學童傳染病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為孩子做足預防措施,避免他們感染傳染病。

香港的學童傳染病可根據傳播途徑分成以下幾類:

經飛沫傳染
孩子吸入患者打噴嚏、咳嗽、吐痰或說話時所噴出的飛沫,或接觸沾有病原體的物件後,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口部,令病毒進入體內,從而感染傳染病。常見的有上呼吸道感染(即坊間常指的傷風咳嗽)丶流感丶手足口病等。

經接觸傳染
即病毒經直接接觸患者的身體,如皮膚接觸等,最常見的有手足口病。

經空氣傳染
病原體能在空氣中浮游一段時間,毋須經接觸,便可由呼吸道進入人體內,常見的有水痘和麻疹。

由衛生環境引起
有些傳染病因個人衛生處理不當而引起,如「尿道炎」或「胃腸炎」(即坊間常指的「腸胃炎」)。

處理方法
當孩子患上任何傳染病時都不應上學,一來孩子可能在學校惹到更多病毒,或令他的抵抗力變得更低;二來為了公眾著想,避免傳播病毒,所以家長應讓孩子在家好好休息,待病癒後才上學。另外,家長可為孩子及早做好預防工作,例如讓孩子注射預防疫苗,包括流感或水痘等,注射後可有效預防病毒。

家長要教導孩子,盡量避免接觸患有傷風咳的同學,同時勤洗手,適當使用消毒洗手液,保持個人衛生;亦要教導他們不要共用水杯及餐具,避免交义感染。

如果學校懷疑有人患上傳染病,老師應提醒患者戴上口罩丶打噴嚏及咳嗽時用紙巾蓋咀,同時盡量隔離該位學生及妥善處理分泌物,並通知家長帶他看醫生就診。